首页 服饰 奢品 搭配 美容 美发 护肤 美体 秀场 塑形 情感 话题 隐私 星座 运势 测试 娱乐 八卦 影视 图库 明星 美女 健康

《社交网络》:成功光环下的道义困境和挣扎(2)

来源: 编辑:发表时间:2011-05-24

【导读】马克·扎克伯格肯定是这几年最能挑动美国人神经的名字:Facebook创始人,哈佛肄业,19岁创业,26岁个人资产超过10亿美元。 来说电影里的马克,瘦小,平凡,来自普通的犹太人家庭,不是校园精英小团体里的座

【导读】马克·扎克伯格肯定是这几年最能挑动美国人神经的名字:Facebook创始人,哈佛肄业,19岁创业,26岁个人资产超过10亿美元。

  来说电影里的马克,瘦小,平凡,来自普通的犹太人家庭,不是校园精英小团体里的座上宾,他所有的资本,不过是少年人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机灵。

  在等级森严的哈佛,马克做不得主人翁,蛰伏着,蠢蠢欲动。这样的男孩,像极了巴尔扎克小说里的年轻人,怀着强烈的不甘和野望,渴望成为权贵,渴望成功和作为成功附加值的“爱情”。这种野心带着强烈的挑衅和报复色彩:既然不能登堂入室,就在旧世界以外造出一个新世界,分庭抗礼。

  事实上Facebook就是一个“自我塑造”的游戏:你能把自己写成“谁”,你就是“谁”,一个精英的锻造塑造或捏造,不过是敲击键盘的文字游戏。而野心都要付出代价。从哈佛到硅谷,马克一路被欲望驱使,一路在品尝丧失,丧失爱情,丧失朋友,丧失爱的能力,他在Facebook上享受500万个朋友,抬头四顾,他是孤家寡人。

共2页: 上一页12下一页

相关文章

关键词:

精彩推荐

热门点击